金华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薛家泊子小记

网络整理 2019-07-02 最新信息

▪ 读者也许会发现,本栏目关于村史的文章,基本上是一个行文标准。大多是按建村史、地理、生产发展史、教育、民国形势、土改、解放、改革开放这个路子写的。读者看多了,不免有千篇一律的感觉,也许稍感单调。

▪ 其实资料的编纂者,正是秉承着修史的态度,以村民老农的口气语调,把每个村的近现代历经的大事,用朴素的文字,平淡无奇地写出来。若读者是有心人,可以从中窥视中国近现代史上,偏以一隅的黄岛区的形势,与中国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呼吸与共。

▪ 村史文章基本上整理至2006年,至今又过了13年。这13年正是黄岛经济腾飞的时间段,期间本区很多村庄进行了旧城改造,过去的老村痕迹消失不见,经历的文化史实只留在人们的回忆里。幸亏当时政协组织了整理各村文化史的活动,我们才有幸识读,流传于世。

薛家泊子小记

〔村庄概述〕

薛家泊子村,南距港头臧村1公里,北至李家泊子村1公里,西至辛安村1公里,东距胶州湾2公里。土地总面积千余亩。2006年,全村有488户、1707口人,居民有薛、宋、潘、白等姓氏,多为汉族。

据《薛姓家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薛姓先祖薛遇林由陕西韩城县迁至薛家岛定居。后来,后代中的一支迁到辛岛村居住,农忙时耕种,农闲时捕鱼,过着半农半渔的生活。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的一天,薛姓十三世人将捕获的鲜鱼挑到胶州城去卖,途经辛安村时,看到村东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上有两条自西向东潺潺而流的小河,宛如两条活泼可爱的小龙北有抓马山高高耸立,西有小珠山巍峨挺拔,东有大海波澜不惊。常言道,“山管人丁水管财”。这里依山傍水,两河相拥,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东临大海,可捕鱼网虾,捉蟹挖贝,是一个难得的好地方。于是,便由辛岛村迁居这里,逐渐繁衍成村。

那时,马家河与辛安河交汇处以下的河段河道弯曲。因河水冲刷和海水倒灌的共同作用,在入海口处形成了一个大水湾,状如镰刀,故名镰湾河。因海潮涨落和河水流入,附近形成一片水泊地。水泊西边高处的几个村落,都叫泊子村。因立村人的不同,形成薛家泊子村、李家泊子村、宋家泊子村(现大泊子村)和西宋家泊子村(现西泊子村),俗称“四大泊子”。本村为薛姓人所立,故名薛家泊子村。

〔捕鱼、编篓〕

很早以前,村人就学会了海滩捕鱼。用渔网将海滩围成一个个漏斗形,涨潮时,鱼、虾、蟹、贝等随波逐流一拥而上退潮时,或挂于网上,或陷于浅滩,或隐于石下,或藏于泥中。此时,村民便背着鱼篓,抬着鱼筐,拿着鱼叉,将鳎鱼、鲅鱼、鲈鱼、鳗鱼、老板鱼、大虾、蟹子、蛤蜊等一起捕获。在这些鱼类中,鳎鱼最佳。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鱼中上品。在当地,“无鱼不成席”,不管谁家办喜事,都少不了鱼,特别是少 不了鳎鱼。村里的网捕鳎鱼最负盛名,许多人都慕名前来购买。

自20世纪90年代起,这片沉寂了多年的海滩热闹起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特别是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西移战略实施以来,这里已崛起了一座全国闻名的亿吨大港一一前湾港。目前,前湾港已成为远东地区矿石、原油、集装箱和杂货的重要集散地。

村人还长于种植。解放初,主要种植小麦、谷子、花生、地瓜、大豆等农作物。除此之外,还注重发展手工业。村周三面环山,山岭、沟边都生长着许多棉槐条子。每年秋天,大多数村的村民都将棉槐条子收割晒干后用来烧火做饭,而本村人除收割自己的外还到邻村收购,将其放在水中浸泡变软后编织成各种蒌子、筐子和垫子。其中仅篓子就有鱼篓、菜篓、草篓、背篓、偏篓等十几个品种。改革开放后,还有一种专为外贸加工的高1.1米、直径60厘米的花式菜篓,曾出口到日、韩等国,每年可为村民创收三五万元。村民中,十有六七会编筐织篓。

〔顽强抗匪、踊跃支前〕

解放前,村民深受官、匪、兵、绅的欺压。特别是那些惨无人道的土匪,时常残杀无辜,更加重了人们的苦难。1928年4月的一天晚上,薛文宝、薛永林兄弟(当时村民称其为“眼线”)带领10多名土匪,把村民薛洪太的父亲等四人绑架到小珠山上。因交不出赎金四人在小珠山阳七岭上被土匪活活砸死在山洞里。其中三人死时还不满25岁。

土匪的暴行致使人心惶惶,特别是到了晚上,人们不敢在家休息,往往投奔亲友或躲到村北抓马山上,或躲到村外农田里,过着有家不能归的苦难生活。1928年5月麦收前的一天晚上,十几名土匪在薛文宝、薛永林的带领下,又一次扑到村里,抓住了正在麦田里睡觉的薛瑞禄、薛瑞秀二人。土匪将二人的大辫子绑在一起,押往小珠山。在路上,二人趁辫子松开、土匪没注意时突然挣脱,死里逃生。

为了防止土匪再次侵袭,同年,村里聘请了五名造枪匠,在村十字大街南侧、大柳树底下开炉制造枪炮。当时,村里规定,凡有10亩地以上的户必须制大枪一支、耳子炮一杆有5-10亩地的户制土枪一支、耳子炮一杆有5亩地以下的制大枪一支。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积极响应。至当年9月底,全村共制造枪炮近200支,并在村四周垒起近一人高的护村围墙。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留有一座大门,每座大门都配备大枪、耳子炮各一支,夜间由村民轮流站岗守卫。在严密的防守下,土匪闻风丧胆,再也不敢来犯。

在旧社会,村民还要缴纳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除土地税外,还有买卖税、屠宰税、油饼税、地契税、人头税等十几种。甚至连树木成长、孩子成人也要纳税。如果交不上税,就会挨打遭绑,甚至丢掉性命。1944年4月的一天,村民薛永济因交不上税,被日伪军毒打致死。

解放战争时期,村人在我党的领导下,有60多人参军。1947年,薛增慧、宋云田在解放兖州时壮烈牺牲,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人们还踊跃出夫支援前线。1947年1月,薛云喜、薛云瑞等16人出担架夫,奔赴五莲、桓台、博山等地,总行程3000多里3月中旬,又有薛瑞田等14人出小车夫,前往诸城等地4月上句,宋云起等人出担架夫,去诸城、五莲等地5月中旬,薛瑞彬等12人再去诸城、沂水、江苏等地,总行程4000多里。

〔教育、改革开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放前,孩子们迫于生计只能终日拾草剜菜,放牛喂猪。自1857年至解放前,全村只有一处私塾,三间屋,一名教师,十几名学生。学校常因兵荒马乱或自然灾害而时停时办。解放后,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目前,全村有大中专毕业生数百名,占全村总人口的20%以上,仅从事教育工作的就达数十人。全村幼儿入园率和儿童入学率都达100%。

改革开放以后,村里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青壮年或工或农,或商或学,各有所为。老年人基本上都办理了养老保险,实现了老有所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土地的逐年减少,村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住房改造。1998年,在村东面建起住宅楼4栋,拆迁安置村民37户。2002年,在村东北角兴建了4栋商住楼,安置村民80多户。目前、全村已有100多户村民住上了楼房,实现了先辈们所向往的那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先后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村民文化大院,丰富和活跃了文化生活。又投资60多万元搬迁了村东小市场,并建成商品房1160平方米,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投资20多万元,进行街道的亮化、绿化和庭院的美化,使全村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亿元,人均纯收入7657元。

本文作者:人杰山岭(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849474006666497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青岛   高能小子终极装备   马鲛鱼   鲈鱼   陕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