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潘家蔡琰归时鬓已秋陡的“书香”

网络整理 2017-05-12 本地信息
(原标题:潘家陡的“书香”)

潘家陡村位于梁湖镇皂李湖的东畔,三面青山环抱,一面连通碧湖,周边山水秀丽,自然环境优雅。绿叶红果的江南名特产二都杨梅,随波荡漾的皂李湖菱藕盛产于此。潘家陡历来是二都杨梅的主产地,更是产销的龙头村。凡上了年纪的上虞人多数都知道潘家陡是出杨梅的地方,更知道是上虞二只半“书香”的其中半只(丰惠、下管各1只)。

潘家陡人九成以上姓宋。始祖辛一公,原籍河南,系北宋朝廷官宦,后迁杭州改任南宋朝官,已有700余年历史,因其不愿与朝廷贪官为伍,携妻带子及兄弟十余人弃官离朝,经金华转会稽至上虞,最后看中潘家陡这块有山、有水、有田地的农耕宝地安居生息。他的忧国为民、宁愿自食其力也不做贪官的高风亮节,始终激励和影响着后辈子孙们。

700多年间,宋氏后裔不负祖望,孕育出各时代的精英,如宋刑部员外郎范公、宋兵部左侍郎珍公、宋四川节度使文緜公、清拔贡生百楼公等。特别是民国时期更是人才辈出,民主斗士宋崇文、育人救国的宋崇义、理财精英宋葆芳、余姚督学宋守仁、上虞督学宋士文等,均出于潘家陡。

宋崇文是中国国民党上虞临时县党部的7个执委之一,上世纪30年代初由国民政府公费委派留学日本,回国后即被委任为绍兴县县长,但其时抗战已爆发,因他在日留学期间认识的多位日本人在绍兴驻军,他唯恐被其设计拉下水,故一再推诿,拖不就职,宁愿赋闲乡里,清茶淡饭度日,后出任江、浙、皖三省茶叶出口公司总经理,不幸英年早逝。宋崇文胞弟宋崇义曾与鲁迅先生同过事,有过不少书信往来。他在杭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校长时,杭州沦陷,无奈回乡。后受春晖中学校董事会之邀,出任第八任春晖中学校长,日军进驻春晖中学后,他带领几位师友前往金华、丽水等地办学,终因积劳成疾,客死他乡。

解放后,宋崇义之子宋海文,曾任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主任,是我国著名学者。他参与制订了中国农业发展纲要,诞生了农业“八字”法,提出了保留农村农民自留地等重大政策提案,为中国“三农问题”出谋划策,有重大建树,后又参与编纂了《中国辞海》的农业部分。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的宋金寿,1957年被选送为首批委派苏联留学的优才生,后被分配在学校的马列主义教研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编写委员会成员,出版过诸多中共党史书册,如《陕甘宁共产党发展史》《李维汉回忆录》等。

1962年被春晖中学保送上海复旦大学有机化学系的宋国森,文革之初,因不满张春桥之流的倒行逆施,和同寝室的几位同学贴出了《炮打张春桥》的大字报,轰动了整个校院乃至上海各大院校,结果被张派部队镇压追杀。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从五楼宿舍挖天窗逃脱,离校回家。改革开放后,工作于中国石化总厂研究所(湖南岳阳)搞设计,攻克了“人造皮”的制造难题,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德、日之后的第六个能够制造优质“人造皮”的国家,接着又成功突破另一个科研项目,即纺织工业机械使用的润滑油,既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科研空白。

一个山村能涌现出如此多的有用之人,足见“书香”之地名副其实。

(原标题:潘家陡的“书香”)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