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古代父母偏心三个实例,请参考

网络整理 2019-05-09 最新信息
古代父母偏心三个实例,请参考

独生子女正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父母偏心的问题又开始引起注意,有些自感失宠的老大表示,自从家里有了老二,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的。

或许,引起战争与伤害的,是那个自古以来永恒的家庭话题,父母偏心

历史上,也从不缺偏心的父母。

01

经常听到长辈教导我们说:“天下没有不疼自己儿女的父母”。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对这个问题,春秋霸主郑庄公最有发言权。

郑庄公一脸无辜的表示:从我记事起她就不疼我,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无奈啊。

说到偏心的原因,郑庄公的情况和重男轻女有些类似,都是属于生下来就遭冷落的类型,只不过郑庄公被嫌弃的理由,是因为投胎姿势不对——据说他是倒着生下来的

他的母亲姜氏经历九死一生才产下他,不免心有余悸,所以厌恶的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名字--寤生,逆生的意思

3年后,姜氏又生了郑庄公的弟弟叔段,这次生产很顺利,姜氏对这个小儿子宠爱有加

自从家里多了个弟弟,老大寤生就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小时候,弟弟总是莫名奇妙的独得母亲恩宠。

长大后,老爹郑武公患病要传位的时候,母亲跳了出来,非要让弥留之际的老头子把王位传给小儿子

史载: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要知道,尊王守礼、传位嫡长子是当时天下人的共识,母亲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偏心弟弟如此,着实让郑庄公伤心透顶。

辛亏老爹郑武公并没有同意,还是传位给了大儿子。

在郑庄公眼里,老爹是不偏心的,毕竟老爹没有经历过难产,对自己也没有偏见。

老爹去世后,郑庄公作为一家之主开始分家,按照惯例亲王叔段不能呆在国都了,要分封出去单过。

母亲第二次跳了出来,威逼大儿子给弟弟封到制邑或京邑,一个是军事要地,一个比国都还大。

这种无理要求,连大臣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上奏劝止。

郑庄公又是一脸无奈,摊上个偏心的母亲,我有什么办法,封就封吧。

史载:“武姜欲知,我弗敢夺也”。

古代父母偏心三个实例,请参考

郑庄公

不久之后,弟弟叔段就去了京邑。

家也分完了,弟弟也得到了丰厚的份额,郑庄公对跟着自己过的母亲也是孝顺有加,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但是母亲的偏心再一次超出了郑庄公的想象,这次偏心,直接导致了兄弟相残

自从弟弟去了京邑,有大臣奏报,你弟弟私自向西扩充了封邑范围。

郑庄公不予理睬。

不久,又有大臣奏报,你弟弟又向北扩充了封邑范围。

郑庄公沉默不语。

很快,又有大臣奏报,你弟弟又占据黄河渡口廪延,最近开始修城练兵了。

郑庄公坐不住了,虽然他知道弟弟的能力有限,不足为惧,但是真动起手来,偏心的母亲肯定站在弟弟一边。

果然,据探子传来的可靠消息,母亲已成为弟弟共叔段的内应,弟弟打过来,母亲会帮他开城门

春秋左传: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郑庄公怒了,你要偏心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弟弟的反叛,没有伤害到郑庄公,反而恰中郑庄公的下怀,在他眼里,这个被惯坏了的弟弟,外强中干,地盘越来越大,人心却越来越少,根本不堪一击。

果然,郑庄公后来发兵征讨,短短几个月就将弟弟击垮。

真正伤害到郑庄公的,是母亲的没有尽头的偏心。

郑庄公悲怒交加,他终于知晓,亲人,并不都是天生对你好,自此,他变得彻底冷酷。

他把母亲驱逐到另一个城市定居,并撂出狠话:不至黄泉,不再相间。

史记:“不至黄泉, 毋相见也。”

自此,一家子终于彻底离散,母亲居住在颍城,大儿子在国都,小儿子流亡国外。

因为姜氏的偏心,彼此之间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02

刘疆作为光武帝刘秀的大儿子,不到三岁就被立为太子,刘秀一直将他作为储君进行培养,倾注了不少心血

古代父母偏心三个实例,请参考

刘秀

但是自从同父异母的四弟出生后,太子刘疆就强烈的感受到了老爹刘秀的心脏逐渐偏离了正常位置

当然,老爹不是由于得了高血压或心肌炎导致的“心脏异位”,而是由于这个弟弟虽然叫刘阳,却实在应该叫刘独秀

首先,弟弟的生母叫阴丽华,老爹刘秀曾有过感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取阴丽华。

子以母贵就不说了,关键是这位弟弟天资太过聪慧,智商碾压全场

《后汉书》: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

《春秋》作为当时的教材,相当于刘庄十岁已经大学毕业。

智商高就算了,毕竟书山有路勤为径,刘疆刻苦点学习也能逐渐追上来。

但就在刘疆苦读的时候。

这位十二岁的学霸弟弟,已经开始政务实习了。

有次光武帝在朝上听地方官进京汇报工作。

陈留吏汇报核查田地的情况,刘秀发现他的木简上写着:“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意思是河南和南阳就不要查了。

刘秀问这是啥意思?

陈留吏也懵了,说不知道啊,这个备注不是我写的。

现场空气一度冻结。

这时候,帐幄后面传来刘阳的声音:这确实不是他写的,是他的上司写来教他怎么核查土地的。

刘秀转头又问,那为什么河南南阳不能查呢?

刘阳又说,河南是帝城,南阳是帝乡,这两个地方田亩和宅第肯定超标,查了又得罪不起,所以不能查。

事实证明,刘阳说的果然没错。

刘秀又一次惊奇了,逮谁都夸自家老四聪明。

刘疆听说了老爹对四弟的夸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不过政务这东西嘛,熟能生巧,以后自己多积累积累经验,自己一定也能干的不错。

就在刘疆一边刻苦学习,一边留心积累政务经验的时候,

老爹突然废掉了自己的生母郭皇后。

理由非常的牵强,刘秀说郭皇后经常抱怨——“怀执怨怼”,恐怕以后会成为吕后一样的人物——“吕霍之风”,不可以托以幼孤,恭承大位。

接着就另立刘阳的生母阴丽华为后。

生母被废,刘疆作为太子,还能当几天?

他自感处境尴尬,就主动提出让太子之位。

老爹却不允许,他不停的表示,我可没说要废太子,我一定不会有失偏颇而忽略国家大事,可不能说我偏心啊。

资治通鉴:帝曰:“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也。”

两年后,刘阳又秀出了军事天赋。

建武十九年,刘阳十六岁。

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

刘秀派兵围剿,士兵死伤无数,但就是无法攻破城池。

刘秀招集大臣们研究对策,大臣们纷纷表示唯有加钱才行--提高破城悬赏金额。

唯独刘阳激烈反对,说加钱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他表示:想要破城,就不能加钱导致围得太紧太急,围松一点,让他们分头突围,我们再逐个击破,到时候一个亭长就能干掉他们。

刘秀采纳建议。

果然,叛军分散后被迅速平定。

刘秀对刘阳的喜爱到了毫不掩饰的地步,终于废掉刘疆,另立刘阳为太子。

古代父母偏心三个实例,请参考

汉明帝刘阳

刘疆作为储君被培养了十九年,终于让出了天下,成了东汉的第一个废太子,退居藩王。

虽然老爹和弟弟对自己很不错,但是那个号称从不偏心的老爹,真的没撒谎吗?

同样是自己的孩子,刘疆明白,老爹给了这个天才弟弟刘阳满分的爱,已留不出一分分给自己。

03

父母偏心的传统,还要追溯到华夏文明的起源。

上古时期,有个青年叫重华,就是后来的舜帝

在他当上舜帝之前,就已天下知名,天下人都知道他是父母偏心的受害者

他身处典型的四口之家,他是长子,和亲爹、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生活在一起。

在他被尧帝作为接班人考察的之后,史书记载了这么一个场景。

老爹瞽叟和弟弟象非常眼红尧帝给重华的赏赐,他们一拍即合,密谋杀掉重华,霸占财物。

瞽叟让大儿子挖井,重华干的很认真,一直挖井不止,可是虽然挖得足够深了,水还是没有冒出来,谁料,头顶上却开始砸下土块。

原来老爹和弟弟要将他活埋。

深知老爹偏心本性的重华早有防备,钻进了事先在井壁上偷偷凿出的通道,才躲过一劫。

等到重华从通道里出来,却碰巧偷听到了弟弟象得意的声音:活埋这个创意是他想出来的,所以琴和两个嫂子都要归他,牛羊和仓房分给老爹。

重华非常的寒心,但是让他崩溃的是,老爹欣然表示同意。

重华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离家出走。

他的孝顺是出了名的,每当家人要害他,他都要出去躲两天

过了一阵子,他回到家里。

弟弟象躺在他的屋里,正高兴的弹着琴。

重华突然推门而入,吓得象大吃一惊。但是他这个弟弟应变力却非常强,立马说:“哥,我正在想念你呢”。

重华的反应比较耐人寻味,他说:“是啊,你确实在想我。”

史记: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像是气话,但是重华接下来的行为,说明他并没有负气。

他对父亲更加恭敬孝顺,对弟弟更加友善爱护。

史记: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那么刚刚死里逃生的重华,经历了家人谋财害命之后,还能说出“然,尔其庶矣”。

古代父母偏心三个实例,请参考

徐源昌 粉彩尧访舜图瓷板

是一种什么心境呢?

与其说是气话,不如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其实整个填土杀人的故事,都太过离奇,像极了某些三流恐怖片,而这个离奇恐怖的故事,除了反衬后来成为舜帝的孝悌之心外,表达的大概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受到亲人偏私伤害的孩子,与其念念不忘,不如宽容原谅

因为世间总是公平的,没有得到父母温柔而理智的爱的孩子,都会得到一次改正的机会——那就是拥有自己孩子,为人父母的时候,要记得温柔而理智的爱他们。

本文作者:武乡同城事(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83098330883738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郑庄公   汉光武帝   不完美妈妈   春秋战国   春秋   南阳   后汉书   阴丽华   河南   历史   左传   史记   郑武公   大学   书山   黄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