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中华人物之20——共工

网络整理 2019-05-22 最新信息

共工(gòng gōng),即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传说中共工形象凶恶,人面蛇身而红发,性情愚蠢而凶暴,野心勃勃,是黄帝系部族长期的对手。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了四凶之一。

中华人物之20——共工

1、共工生平

共工氏,姜姓,是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之伯九有。意思是共工氏是九州的方伯,伯是担任方伯的意思,方伯是联盟中的一种职务。共工伯九有,说的是共工是九有这个地方建立城池(国),是部落联盟在当地的方伯(地方行政首脑)。

中华人物之20——共工

2、共工姓氏来历

炎帝自阪泉之战失败后,虽然地盘丢了,但其后人仍是子孙绵绵、人丁兴旺,有的还轰轰烈烈地干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有一支姜姓共工氏部落,居住在黄河两岸,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共工氏的图腾就是水。共工氏的首领世代担任治理水利的官职,人们尊之为水神。有位首领的儿子句龙还被任命为掌管山川和农业的后土,因此其后人就以他的官职为氏,称后氏。有的后人为纪念共工氏和句龙,就合二为一,称为龚氏。

自炎帝被黄帝打败之后,炎帝后人在黄帝统治之下,屡遭排挤,日积月累,共工氏对此深为不满。到了黄帝之孙颛顼时,终于引发了共工氏的反抗。颛顼于是率众部落征伐共工氏,还命善于火攻的孙子祝融参加征伐。共工氏势孤力薄,吃了败仗。传说共工氏“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得天地倾斜、山川易位,连日月星辰的运行也发生了变化。共工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其威力不可谓不大,后人也有称之为三皇之一。

光阴荏苒,到了尧舜时代,洪水再度泛滥,于是尧命禹治水。共工氏部落因有抵触情绪而采取不合作态度,禹便再次召集天下各部落征讨共工氏,共工氏又吃了败仗。这次禹把共工氏逐出中原地区,放逐到江南荒蛮之地。共工氏后人为纪念他们的祖先当过水神,就在共字旁加了水,称洪姓。

中华人物之20——共工

3、共工事迹

3.1、治水专家:共工氏是个治水世家。共工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筑堤防。用土堤来挡水,这种方法没有疏通河流,水依然会漫流泛滥成灾,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后都遭到失败。

中华人物之20——共工

3.2、发明筑堤:共工氏和他的儿子后土都对农业很精通。他们专著于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水利方面。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后,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为了改变这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情况,共工氏发明了筑堤蓄水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地势高处的土运到低地上填高。认为洼地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共工氏在黄河中游流域用低处泥石修堤防,赢得声名。因此产生了一个专业及专业名词,管水官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防洪工程是共工氏修筑的防洪堤。由于治水有功,共工氏在各部落中声名卓著,他的后代曾与大禹共同治水,在中国最早的文献中,称管水的官员为“共工”。

中华人物之20——共工

3.3、毁掉冰山:在史前,共工氏和祝融氏发生战争,共工氏不敌祝融氏,向西北的丛山峻岭撤退。最后,撤到了当时最高的,号称擎天柱的不周山。共工氏被打败撤退到了不周山下,无奈祝融氏的苦苦追逼,只好继续往不周山山上撤退,在撤退中探明了不周山的地理情况。其实,不周山并不是连着天的,连着天的是覆盖在高山上的冰。为了生存,为了抵御祝融氏的进攻,共工氏挖冰作武器。冰山的下部被破坏,加速了溶化,大自然的平衡被打破,崩塌的冰山溶化成滚滚大水流向大海,增加了海洋的面积和水量,使海洋底部地壳受到的压力增大,海洋底部的地壳向地心沉降。从此以后,东南的百姓就生活在被大水包围的岛屿上,交往必须用舟代步。西北地区的百姓,生活在缺水的高原、高山上,为了生存不断地寻找水源,过上了游民的生活。

中华人物之20——共工

虽然共工氏被许多传说描述为“残暴而作恶多端”,但由于他的神力和他与初民生活的密切联系,他始终受到人们的敬畏。共工氏的努力最终使人类取得了治理水患伟大胜利,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列为三皇,不亦宜乎?

本文作者:雷红(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145864573498214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共工氏   黄帝   炎帝   农业   黄河   历史   颛顼   中国历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