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白鹿原•揭密白鹿原东李村古村村名来历

网络整理 2019-05-08 最新信息

击点蓝字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东李村

位于席王街道办事处灞陵管区驻地东2.5公里处,南依白鹿原,北邻蓝田县华胥乡。全为李姓,在本地被世人称奇。2012年,443户,2147人,耕地184亩,5个村民小组。

据《咸宁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一李姓黑大汉因犯事,被流放到长安,顺灞河东上,看到此地依山傍水南靠白鹿原,百花盛开,近听灞水潺潺,远看河北草滩茫茫,可谓水秀山清,于是就在白鹿原脚下黑松林落居,居黑松林下一沟中,此沟后被称为李家沟。李姓生有五子,后从李家沟迁至灞河南岸悬崖上,修墙堡。随着家族扩大向西发展即现址东李村,原名黑汉李家村,长子、次子、三子居村东,四子居村西,并有三子部分后裔同往。五子及后裔居村中,后迁居现新筑地区,被称为三李村,李姓先祖逝世葬于李家沟西坡地,现李家沟系李姓原始祖坟(今寇家西边)。杨姓居村东一里处,今处仍称杨家坟,村西曾住一王姓和刘姓,至今留有王崖和刘家桥遗址。此三户杨、王、刘三姓,因人丁不旺后绝香火,土地被东李村耕种。

合作化期间,村干部李景昌牵头,整体实现了全村电气化,结束了村民晚上点油灯的局面。1956年,在东李宏崖修建抽水站一座,主渠五华里,灌溉3000余亩,使本村数百年来的旱地变为水浇田。

1967年,村干部李新民一班人带领村民,修筑一条长800米,高5米,上宽4米,底宽15米的围坝护村河堤,没有花国家一分钱,历时一年零一个月,人工集沙、石、土方量达38900立方米,其建筑工艺与坚固程度可谓东李村抗洪史上的奇迹,工程的竣工,河堤内滩增添土地600多亩,水稻年总产量达到20万斤。河堤确是一条利国利民的绿色长城,是东李人奔小康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办了东李砖厂、混凝土制板厂、白灰厂、沙石厂、翻砂厂,组建了缝纫社,使村民生活为之改观,家家有余粮,有存款。后两委会多方筹措资金并与学校达成共识,利用学校深井,东李出资改造,在保障师生用水的同时,使村民结束了吃地表污染水的局面。在上级和西兰高管局的支持下,投资在灞河上建起了第一座跨越灞水南北的村级混凝土钢筋桥。2006年又重修,变木桥面为钢板桥面,增设了钢管护栏。民房建设,道路建设,电网改造,排灌工作都在日渐完善。

2004年冬季,组成东李村文化活动中心核心小组,2006年,正式成立东李地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设信息联络、创作、策划、书画摄影、演艺、制作、体育娱乐等活动项目,继承和发展了东李古老的秧歌队、鼓乐队、秦腔自乐班,邀请上级文化部门领导和西安市名人来村指导。

时至今日,东李村民已不满足单一的种植格局,步入大规模、效益高、成气候,具有东李特色的樱桃种植。2004年,注册成立了东李樱桃协会,樱桃产品在西安地区首家通过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2006年,获省级先进协会。

1944年,知名人士李堿,倡办东李小学一所,暂用东李祠堂为教室。1956年,学生增多将校址南迁500米,占地10.5亩,创建了本地第一所小学。2005年9月,秋雨连绵,年久失修的东李小学,墙皮脱落,木料变形,屋面不整,地基下陷,使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李广社、李鹿民拍摄照片200余张,多方奔走,最后在街办领导及教育部门的关怀下,形成教育局、席王街办、东李村共同筹资建校,总投资80万元,东李村筹资3.6万元,于2006年9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学校的重建,进一步促进了东李地区教育教学的发展。

抗美援朝期间,李景江在桥梁被炸,战斗激烈,前方战事吃紧的危急关头,硬是斗胆从两根圆木上连续开过十几辆运输车,赢得了时间,保障了战斗的胜利,荣获国家级奖章,被战地军民誉为“江北轱辘”而传诵。

李增慧,西安市灞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春宁,就职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

本文作者:白鹿原知事(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13577174594407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白鹿原   灞河   体育   西安   蓝田   河北   樱桃   文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