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清史档案:皇太极即位之谜

网络整理 2019-05-16 最新信息

努尔哈赤死后,没有留下遗诏,众儿子们开始拉帮结派,争夺储位。皇太极最后意外胜出,之所以说是意外,是因为自始至终,他都是个谜一样的人物。

翻烂《清实录》,都几平看不出皇太极曾经为了争夺汗位继承权而有过什么举措。换言之,与此之前的两位汗位继承人褚英和代善相比,皇太极的继位太过于一帆风顺了,不得不令人怀疑。

清史档案:皇太极即位之谜

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与后金汗国的汗位之间,理论上来讲,是有一定距离的。

他的母亲是叶赫纳拉氏,出身于一个极为普通的家族,在努尔哈赤的诸多妃子之中,也算不上最为受宠的一个。而就皇大极本人来说,后世的官方史书《清史稿》中记载他说:“仪表奇伟,聪睿绝伦,商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咨览弗倦,仁孝宽惠,原然有大度。”这一大长串,五十多字的赞词,咋看都像经过PS后的有意美化,加了滤镜的。

在努尔哈赤的诸多具有雄才武略,英勇善战的儿子之中,皇太极并不是特别耀眼的一个。尽管他也曾跟随父兄参加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但从未曾独当一面,负责指挥过什么大规模的具体战役。在这一点上,他比褚英、代善、莽古尔泰都逊色太多了。以致于后世在修纂《清实录》与《清史稿》等官方史书时,都无法对此大书特书,也没啥可书的,所以只能是采取一笔带过或者干脆掠过的做法。

清史档案:皇太极即位之谜

我们都知道,女真民族从关外崛起,那是是非常宗尚武功的,将武功视为本国生存,乃至发展的最重要基石。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的皇太极,凭啥能一步步地向汗位靠近呢?

其实呀,皇太极的继位,存在很多因缘巧合的成分,更多的还是靠了其个人“智慧”。

皇太极同志别看武力值不高,但绝对是个玩政治的高手。在长子褚英因罪被废之后,努尔哈赤经过思索后确立了四大贝勒与四小贝勒联合执政的制度,实际上是有意在这八个人之中培养一位汗位继承人。当然,其中的四大贝勒的可能性最大。而在四大贝勒之中,大贝勒代善因为被揭发与母通奸有染而被废除;二贝勒阿敏作为努尔哈赤的侄子,又不是亲生儿子,所以也没有继承汗位的可能;三贝勒莽古尔泰不含糊,马上功夫了得,英勇善战,战功显赫,只不过此人的性格比较暴躁,说白了,就是一个莽夫!

清史档案:皇太极即位之谜

至于九王多尔衮,虽然深得努尔哈赤欢心,并且分别领有一旗部众,但那时多尔衮年仅十五岁,无论军功资历、才能声望都显然无法和已经年过三十的四贝勒皇太极(在执政的四大贝勒中,皇太极被称为四贝勒)相提并论。

尽管客观形势如此有利,可是皇太极依旧不敢有丝毫大意。虽然满洲不同于汉族,像中原王朝那样必须奉行嫡长子继位制度,但是若是强迫父汗绕过在上的诸位兄长而将汗位直接传给作为第八子的自己,恐怕也不那么容易。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代善被废之后,努尔哈赤迟迟不肯再立继承人,这才产生了八贝勒联合执政的治国思路。这种做法所暗含的用意显而易见:一方面可能是努尔哈赤出于国家长治久安的考虑而采取慎重的态度,不愿再重蹈前两次立而复废的覆辙;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剩余的诸子之中,恐怕还没有一个是他心目中最为合适的人选。

皇太极不傻,他肯定也明白这点,所以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清史档案:皇太极即位之谜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突然病逝之后,后金最高统治权力出现真空,贝勒岳托、萨哈廉出于维护家族利益的考虑,以及出于维护后金汗国的利益考虑,一起建议父亲代善率先倡议拥戴皇太极即位。

在推举新汗的会议上,代善率先公开表达了拥戴皇太极即位的想法。原本就与汗王无缘的二贝勒阿敏和皇太极平时关系尚可,皇太极即位对他不无好处,遂积极附和代善之议。因为生母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巴亥被逼殉葬的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兄弟此时孤立无援,根本不敢表示任何异议。莽古尔泰独木难支,在众人之中茕茕孑立,思索再三之后,只得表示赞同诸人提议。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皇太极礼貌性地辞让再三,点头答应了。

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大清,开始与大明朝继续战斗。

本文作者:舞马长枪(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111081850896435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皇太极   努尔哈赤   莽古尔泰   代善   多尔衮   多铎   女真   档案   褚英   明朝   爱新觉罗·阿济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