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基督教大分裂背后——新旧欧洲为争正统展开殊死博弈

网络整理 2019-04-28 最新信息

基督教是人类三大主流宗教之首,其历史我想大部分朋友都知晓。

基督教早期是在中东底层民众间流传,其影响力逐步扩散至罗马帝国,罗马覆灭,基督教又扩散欧洲。随着欧洲文明的崛起和全球范围的扩张,基督教也得以扩张到全球各大板块。如今,除了文明底蕴深厚的亚洲和无人居住的南极洲,其余五个洲内基督教都有较高的主导权或者相对优势的地位。

不过基督教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番风雨。基督教在成立之初的几百年,因罗马帝国政治势力的打压,而处于非法状态,无数教民和教首因此殉难。后来虽然合法化,但又经历两次分裂,形成现今的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云石君在上一节,已为大家解读了基督教被罗马帝国打压以及后来合法化并取得主导权的前因后果,云石君在这要为大家解读的是基督教分裂的原因。

基督教的分裂有两次,我想有些看过历史书的朋友对天主教和新教的分裂有一定了解。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分裂大部分朋友了解不多,而这也是本次云石君讲的内容。

基督教大分裂背后——新旧欧洲为争正统展开殊死博弈

公元1054年,基督教发生大分裂,东部教会自称为正教(东正教),西部教会成为公教(天主教)。这二者分裂其实早在基督教成立之初——成为罗马国教时已见端倪。

基督教的这种分裂与罗马帝国的分裂是一致的。公元395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不久,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分别以亚平宁半岛以及君士坦丁堡为核心。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地缘结构有极大的关系。罗马帝国所在的环地中海地区,领土辽阔,结构松散,各板块独立性强,但没有一个实力足够强大的核心板块来压制周边板块。这样的背景下,罗马文明为了维护扩张成果,对各边缘板块进行有效的掌控,将罗马在政治上分为两部分。

东西两大帝国虽然都是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但因政治上的分裂,以及民族、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二者存在极大的不同。随后,西罗马帝国灭亡,领土由蛮族瓜分,而东罗马帝国延续着罗马的衣钵。至此,二者在政治上毫无联系。

政治上的彻底断绝,也加剧了两大教会的分裂。对东罗马帝国来说,失去发祥地——意大利,其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被本土色彩影响,其在文化和民族上逐渐与希腊文明融合;而被蛮族统治的西罗马版图,因亚平宁半岛是罗马文明发祥地,受罗马传统文明的影响而拉丁化。

这样的结果真是让人诧异,覆灭罗马帝国的蛮族继承了罗马的拉丁文化,而东罗马帝国在民族、语言、文化上与古典罗马帝国相差甚远,其统治者反而是古典罗马帝国的嫡系传人。

其实,这也是合理的。文明的发展立足于所处地缘板块之上。分裂后的东罗马以巴尔干半岛为核心,为了维护统治,只能向本土希腊文明靠拢。而分裂后的西罗马,蛮族为了自身文明的进化,只能吸取亚平宁的罗马文化进而拉丁化。

不过,不管是希腊化的东罗马,还是拉丁化的蛮族,均处于欧洲地缘板块,其种族和文化传承出自同门。因此他们保留了基督教的文明框架,而因独立的地缘格局,政治以及民族、语言、风俗上的差异而又显露出对立和冲突。

不过这种对立和冲突在最初并不明显。在西罗马灭亡之初的几百年,罗马教会即使显露出独立性也是从属于君士坦丁堡普世教会的。

罗马帝国分裂出的东西罗马帝国,地缘实力相差无几。

基督教大分裂背后——新旧欧洲为争正统展开殊死博弈

西罗马因蛮族入侵而灭亡,蛮族落后的文明也使西罗马地区文明质量大幅降低。曾经西罗马帝国的地盘上,也因分裂的蛮族而建立起十几个王国。这些王国的相互残杀。严重消耗了原西罗马板块的实力。

东罗马帝国顶住蛮族的入侵,文明没有受到影响。加上东罗马在政治上维持着一个统一,君士坦丁堡对内部绝大部分板块都有足够的话语权。

在这样东西文明发展程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拥有较多优势的东罗马即使没有实力重建罗马帝国的辉煌,但君士坦丁堡的普世教会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还是有实力凌驾于罗马教廷之上的。

不过时局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一方面,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崛起,影响着东罗马帝国在亚洲和北非的领土,使东罗马国力大减;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西欧、中欧等罗马教廷势力范围内的蛮荒之地被逐渐开发,实力逐渐显现。

东罗马帝国日渐衰落,罗马教廷的实力不断强盛,这让东罗帝国在西部基督教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这种此消彼长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公元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两大体系。

分裂后的两派各自发展,继续对抗。不过,双方面临的形势不一样。天主教的敌人只来自东方向;东正教和东罗马帝国因处在伊斯兰世界与西部天主教世界之间,其面对的敌人是来自东西两个方向。这样的战略格局注定了东正教和东罗马帝国的衰落。最终,在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以东罗马帝国为政治支撑的东正教,也因东罗马的灭亡而受到致命的打击。虽然奥斯曼土耳其没有禁止东正教,但其宗教政策上的歧视使得大量东正教徒转入伊斯兰教,东正教一落千丈。

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东正教即使不灭亡,但在失去强势政治支撑、极大部分牧区以及大量教徒后,已不再有基督教主流教派的地位。

但,现实并非如此,现今依旧是东正教、新教和天主教并列为基督教三大主流教派。

为什么会是如此局面呢?

因为俄罗斯。

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东罗马末代公主索菲亚,并宣称自己将延续东罗马和东正教的政治遗产及意识形态。随着莫斯科公国的崛起以及发展成为俄罗斯帝国,东正教也得以重生。

俄罗斯为什么愿意延续东正教的衣钵呢?这其实与俄罗斯的地缘环境密切相关。

俄罗斯所在的东欧属于传统欧洲的边缘板块,此地远离传统欧洲文明的核心区。而且,此地气候寒冷,农耕时代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开发,因此由游牧经济主导该板块,这也决定了此区域无强大的文明势力。

基督教大分裂背后——新旧欧洲为争正统展开殊死博弈

不过,在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虽然仍处农耕时代,但经过技术的积累,已勉强有能力对东欧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发。这也造就了莫斯科公国(农耕属性)的崛起,和蒙古系金帐汗国(游牧属性)的消亡。

东欧草原的潜力虽然比不上南欧和西欧,但其体量庞大。随着东欧的不断开发,莫斯科公国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欧洲主流文明势力之一。

硬件实力已经够了,软件实力自然也要同步发展。莫斯科公国作为欧洲文明圈的一员,自然要接纳基督教。

当时,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主流,东正教已经没落,莫斯科公国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天主教。

但,莫斯科公国并未如此选择。

首先,天主教世界的意识形态核心远在罗马,与东欧八竿子打不着。地缘区位上,东欧草原在天主教世界的极端边缘地区。如果加入天主教,莫斯科并不能得到多大好处。而且这与莫斯科作为欧洲一流地缘势力的政治地位不符。

其次,由于东欧草原开发晚,虽然硬件实力逐渐强大,但软件实力不足。因此,被欧洲歧视,视为蛮夷,而这种歧视,也严重伤害了俄罗斯民族的自尊心。

最后,在地缘政治结局上,俄罗斯要想国力得到壮大,必须向西扩张吞下中东欧相对优质的地缘板,而这样的意图必然会与天主教发生冲突。而在争取中东欧的竞争中,罗马教廷自然会支持本土势力而非他们眼中的蛮夷。

由此看来,莫斯科公国加入天主教几乎不会得到太多好处,其发展反而会处于被动状态。

加入东正教系统,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东正教源于基督教,是嫡系传承,虽遭大难,但接纳东正教,同样会让莫斯科公国的软件实力增长。

其次,东正教已无政治支撑(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重建东正教的希腊格局小。而莫斯科公国已勉强算欧洲一流势力,而且莫斯科公国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都是巨大的。莫斯科公国接纳东正教,就是获得东正教的主导权,就是继承东罗马帝国的政治遗产。

最后,莫斯科公国获得东欧草原后,必然会对外扩张。其扩张方向主要是向西和向南。向西,与天主教争夺中东欧;而向南,接手东正教的莫斯科公国在与奥斯曼土耳其争夺黑海巴尔干甚至君士坦丁堡时,会得到当地东罗马遗民和东正教的拥护者的支持。

处于这些考虑,莫斯科公国伊凡三世迎娶东罗马帝国索菲亚公主,将东正教奉为国教。随后,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俄罗斯帝国,然后大举东扩,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帝国。而东正教也得以东山再起。

东正教的衰落和兴盛也印证了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变化,是地缘环境的反映这一规律。

讲完东正教,下一节云石君为大家聊聊天主教。天主教有个有别于其他基督教派乃至其他宗教的地方,那就是天主教有教皇。

为什么天主教会设置教皇这个职位呢?这其实与欧洲不同于中东乃至东亚的特殊地缘政治和文化结构息息相关。关于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04——基督教之第5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本文作者:云石君(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77500920797645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基督教   欧洲   罗马   天主教   正教会   政治   文化   伊斯兰教   历史   希腊   意大利半岛   南极洲   王国   巴尔干半岛   土耳其   亚洲   意大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