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网络整理 2019-05-02 最新信息

二战末期,德国已经大势已去,德国军人在必须缴械投降的时候,都采取了“降美不降苏”的策略,很多德国士兵暂时不放下武器,东躲西藏避开苏军,寻寻觅觅就为投奔到美军旗下当俘虏,因为他们深信,美国人在遵守《日内瓦公约》善待战俘方面是做得最好的,而且美国人在物质方面也有实力照顾好战俘,不像苏联人自己都吃不饱。而且最关键的是美国跟德国没有历史积怨,又省去了冤冤相报这一环,所以德国人有理由相信投降给美国人是他们最后力所能及的“自救”行为。谁能想到还是打错了如意算盘呢。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在美军还未深入德国本土的时候,抓到德国战俘就送回美国好吃好喝,顺便接受民主和自由的“洗脑”,但随着阿登战役长驱直入德国后,就不再需要通过优待俘虏来“统战”德国人了。特别是后来面对德国战俘人数呈爆炸式增长的态式——他们比苦战4年的苏联军队还多俘获200万德国人,美国人对战俘的耐心终于到达了极限,经常在半路上碰到苏军就把自己手上的德国战俘匀给苏军一部分 ,可以想象那些千辛万苦好容易投降到美军这边的战俘又眼睁睁被转交到苏军手里,内心得有多崩溃。不过那些留在了美军这边的德国战俘们的“幸运”也没维持多久,素来以讲究人道主义著称的美国人为他们准备了一所在战争史上闻所未闻的“莱茵大营”。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美苏会师

“莱茵大营”的致命“短痛”

所谓“莱茵大营”就是沿着莱茵河在野地里建造的露天战俘营,以5000至1万个战俘为一个方阵,方阵之间用铁丝网隔离,依次排开,共有18所,绵延河段大约350公里,里面关押的战俘人数高达500万,大多数战俘没有帐篷、被褥和雨具,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德国人只能自己动手用餐具、罐头盒之类当工具在地上挖1.5-2米的洞穴躲避风雨。因为这些洞穴没有内架支撑,遇到雨水浸泡很容易坍塌,导致不少战俘被活埋在里面。在欧洲一向以爱干净讲秩序闻名的德国人在莱茵大营里开始了一种近乎于老鼠和牲畜的生活。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最基本的吃喝问题也面临着严格的管控,特别对于刚入营的新战俘要挺过2-4天不给饭吃水喝的下马威,战俘没有吃喝也就没有体力逃跑和闹事。原本跟德国人远日无冤近日无仇的美国人因为受到集中营惨状宣传的震撼刺激,外加美军中也有犹太裔士兵,也开始了各种“仇视”德国战俘的行动。有时好容易正常发点食物,没等战俘们拿到手,食物已经被美国士兵浇上汽油,但饿得要死的战俘们还是强忍着把食物吃了下去,一个德国战俘回忆,当时只有一个黑人士兵过来表示了是同情,安慰他们说:等下次战争,我们一起打美国的白人。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那么多人圈在一起,大小便无法处理,很快环境就变得异常恶劣,传染病肆虐。很多亲历者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过“莱茵大营”恐怖的死亡之夜。“每天夜里死在洞里的战俘都有二百多人,被铲车推进战俘营外的尸坑,分五层摞一长排。”住在战俘营附近的居民也证实,每天早上都有一两百尸体被运走。然而究竟有多少人死于“莱茵大营”,不要说置身其中的战俘,就是媒体、地方管理部门和红十字会也都不得而知,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接近战俘营。如果周围的德国平民想要给战俘们送吃的,就会遭到美国士兵的枪击,瑞士红十字会提供的食品药物都被艾森豪威尔下令退了回去。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瑞士国际红十字会

“西伯利亚”的漫长折磨

苏联人手上总数为300万的德国战俘中,有高达100万人死在了苏联战俘营,所以人们难免要想象,德国战俘在苏联战俘营必定从始至终遭受着虐待和折磨。活着走出“西伯利亚”的德国战俘们日后总结,落入俄国人手中最凶险和痛苦难耐的是初期的那段时间,尤其刚刚血战之后,对方的暴力复仇情绪尚未平复,俘虏是最合适的发泄对象。闯过这一关紧接着面临的是被占领区老百姓的殴打报复的生死考验。此间,抢劫、暴打、断粮、枪决······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等到达了目的地进入有规律的强制劳动期后,等待战俘们的就是相对好过一些的漫长单调有规律的生活了。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死亡”当然还是会发生,有一个人德国“肖申克”用了很长时间在厨房后面挖了一个通向外面的地道,没料到还未完工就被发现枪毙示众了。其他战俘都很受震动,同时也十分不解:一个战俘,没有钱、没有食物、不懂语言,怎么穿过西伯利亚和德国之间漫长的几千公里土地,即便逃出去了,不也死路一条么。只能解释为“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但他们通常就要付出早早死去的代价。吸取了教训的德国战俘基本上就放弃逃跑了。他们文化程度普遍比俄国当地工人高,计划性条理性又强,干活效率高。苏联经济能在战后迅速复苏,跟这些战俘的贡献也是分不开的,难怪苏联拖了十年之久才肯把德国战俘全部遣返。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战俘劳工

德军在战争中损毁了苏联1700个城市,7万个村庄,3.2万个企业,6.5万公里的铁路轨道。造成2700多万苏军将士伤亡,都是青壮年劳动力,本着“谁打碎的花瓶谁来赔”的原则,战俘被拉去作苦力也没那么冤,至于那100多万死亡,对比下“德军曾俘获500万苏军战俘,死了300万”,就知道300万里死100万,苏联也还是手下留情了,毕竟他们扣押战俘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干活,好好干活不闹事、不生病的那三分之二就坚持到了回国。 德国战俘曾总结:对德国战俘最好的是英国,美国和法国差不多一样坏,法国明坏美国暗坏,对待他们最凶残的是苏联,但即便如此,德国人自己也承认,还是比德国对苏联战俘要好一些。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苏军战俘

历史永远没有正确答案

“莱茵大营”持续的时间是4个月,“西伯利亚”劳役最短也是5年最长的11年。时间长度就没有多大的可比性。而且美方公布“莱茵大营”的500万战俘中的死亡人数为5000人,死亡率仅为0.1%。可后来,加拿大记者巴克切在1989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有计划死亡》的书,他在通过查阅各国档案、文献和采访当事人之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在美国人手上死去的战俘总数约为80-100万人,而在德国红十字会的统计中,恰好就有100万失踪德国军人的空缺。作为“国际道义维护者”的美国自然不会承认这种指责,把100万人又踢给了苏联,苏联已经认了不少,但这100万死活不认,因为实在找不到相关记录,“卡廷事件”有记录就认了。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俯拍莱茵大营

这失踪的一百万战俘到底归于美苏谁的名下,可能永远也难有答案了。曾有好事者想重挖“莱茵大营”尸坑,但他很快收到当地政府部门的严正警告和高额罚款威胁,当时的西德还有美军驻扎守卫,真要挖出什么让人“难以面对”的人数,大家都会很尴尬。即便尸骨数量对不上,那些死于传染病被焚烧灰飞烟灭的人又怎么算。因为有了这个未知的“可能性”,也让“莱茵大营”的凶险度一下提高到了可与“西伯利亚”相提并论的程度,毕竟如果四个月绞杀了跟十年差不多同等人数的战俘,那么其通关难度系数只能会是更高呀。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相比于苏联人对战俘劳动力的觊觎,美国人根本不需要战俘给他们干活,因此他们对战俘就是一种纯惩罚性的死亡拉练,目的都是想让他们遭些罪好长点记性。德国这个民族你不打到他痛处,他就老想发动战争。一战失败“不疼不痒”他们就还要搞二战。即便二战之后,那些德国老兵之中,七八十岁了,一提起战争还能有一种“扶我起来,我还能打”锐气的当年都是英国的战俘,没遭过罪,而住过“莱茵大营”和“西伯利亚”的老兵,基本都颓了,觉得战争实在太残酷了,就算能打,也不想再打了。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惩罚就还是有功效的。

本文作者:吉衣纳纳(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605646153921383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德国   莱茵河   苏联   西伯利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   俄罗斯   瑞士   欧洲   武器   艾森豪威尔   经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