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虢国夫人、太平公主……唐朝为什么能容忍女扮男装?

网络整理 2019-06-07 最新信息

文/夜引风岚

衣服作为我们不可或缺物质需求的一部分,有着保暖驱寒等实用性功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赋予其审美与文化的内涵。

中国自古便秉持着”男女之别,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一鲜明特色同样也体现在服饰上起着别身份,明等级的作用。所以男女往往不通衣服,女扮男装的现象极少出现。

然而也有特例,在唐朝便出现了诸多女扮男装、女着男装的现象。

唐朝女着男装的现象有相当多的例子可考,比如太平公主在宴会上着男装歌舞于高宗与则天面前;为父报仇的小娥也身着男装,佣保于江湖间。再如红拂女因躲避杨素亦雄服乘马,排闼而去;

唐朝的多座墓葬出土的俑也多有女着男装形象,如唐高祖李渊孙妇尽享公主的墓葬中,便有女子骑马狩猎俑,其着男子服饰,英姿飒爽。此外如韦公墓、永泰公主墓都有许多着男衣的女子俑。

而女着男装的形象不仅出现在了陶俑上,绘画中也有所展现,譬如《虢国夫人游春图》便是最好的明证,画中有5位女子都身穿圆领袍衫,且头戴幞头,都是时下流行的男子装扮。此外,如《唐人宫乐图》、《内人双陆图》、《观鸟捕蝉图》也都有女着男装的形象出现于画中。

虢国夫人、太平公主……唐朝为什么能容忍女扮男装?

那么为什么唐代会有这么多人女着男装的现象呢?

01胡风的影响

唐高祖的母族便是鲜卑的望族,而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影响了唐代对胡风的喜好。比如《新唐书舆服志》便提到了 “ 中宗时后宫带胡帽, 穿丈夫衣靴。“再如上文所提及的李渊孙妇金乡公主墓葬中的女子骑马狩猎俑便是胡服和男装的结合。他的圆领窄袖缺胯袍便是在旧游的鲜卑外服改革而来的服饰。尤其是此女子所着学子更与北方游牧民族有着极强的联系。

胡风不仅仅受到了上层贵族的推动,在民间也极为流行。由于魏晋时期民族的多种迁徙交流与融合,再加上唐朝与周边各族政治文化往来频繁,自然促进了对胡风的接受。

胡服,作为一种独特的服装,再加上其便于穿脱,方便劳动。民间的女子对此也十分推崇。而胡风的影响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着男装的普及。

02上层贵族的推动

女着男装这种审美取向的风尚少不了上层贵族的推动。

尽管唐初便有不少平民女子身着男装,但是只是为了干农活更加的方便。而只有上层贵族将身着男装视作一种流行的日常穿搭时,才解释了为何女着男装会在唐代形成了一股时尚潮流。

其中最鲜明的例子便是上文提及的太平公主。

虢国夫人、太平公主……唐朝为什么能容忍女扮男装?

《新唐书·五行志》载“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高宗和武则天女儿女儿太平公主穿男装于宴会上歌舞,高宗却只是和其妻子调笑而全无批评质疑。

而玄宗时期,这种“女着男装”的流行风尚已经逐步从宫廷转到王室贵族之间。

虢国夫人就是明证。她是当时唐玄宗的小姨,杨贵妃的姐姐,而且和杨玉环一样极受皇帝的宠爱。她不仅受封国号,衣食住行无不比肩贵族。

而她身着男装的英姿可以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可见一斑。在画中的她身着青色圆领朝服,身下沛艾大马,神态倨傲自然。远看似是一名男子,细细观之却见面颊丰润、樱桃小口。将男子的飒爽英姿与女子的媚丽清秀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当真是女着男装的集大成者。

玄宗时期,这种女着男装的潮流不仅仅只局限在宫廷内,中层官员乃至下层平民多有效仿。而与初唐有所区别的是,初唐是不得已为生计所迫,而这个时候女着男装就变成了一种流行风尚。正如《中华古今注》中所记载的 “天宝中,士流之妻,或衣丈夫服,靴衫鞭帽,内外一贯。”

03开放的妇女观念

唐朝民风比较开放,也为女着男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比如古礼有所规定,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然而唐代却有所不同。女子常常外出游玩,不论是三月三的郊游踏青,还是放风筝、看戏、出门约饭等各种活动,几乎没有需要覆面的。

唐代的女子不仅可以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交活动,而且还热衷加入体育活动,诸如打马球、赛马、赛舟等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都留下了女子的矫健身影。由于女子身着女装运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所以许多女子也因此着男装。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着男装的普及化进程。

虢国夫人、太平公主……唐朝为什么能容忍女扮男装?

而唐朝的婚嫁观念也同样不落窠臼。尽管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依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夫妻之间的离婚结婚很是自由,社会也对此不加干预。唐代夫妻离婚的现象层出不穷,也体现了相对开明的妇女观念。

此外,经济上的均田制,无论男女都可以分到土地,在一定条件为女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提供了一个经济基础;而佛教、道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进而出现了“礼教松弛”、“闺门不肃”的社会风气;再加上唐与其他地方往通品来,信息日益多元化,也促进了唐代女子审美意识的改变。这些都为唐代流行女着男装提供了一些条件。

04服妖之说

朱熹所著《童蒙须知》中曾写道,“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古人将不同规格不同形制甚至不同颜色材质的衣着打扮和礼制中的身份、性别、官品等相联系,甚至将衣着怪异、不符合规章制度的穿着打扮称之为服妖。

而唐代这种以男女同服为流行时尚的又怎么能不遭到后世的吐槽?欧阳修便主编的《新唐书》之中,就将高宗时期宫人改用帷帽、太平公主着男装、安乐公主着羽毛装等行为视之服妖,与水旱、山崩等自然灾害相提评论,认为这些都是上天对唐王朝“政失其道”的示警。

虢国夫人、太平公主……唐朝为什么能容忍女扮男装?

尽管有后人将唐代的这些女性的“男女同服称之为服妖,然而”留在今人记忆深处的却是虢国夫人以一马当先的形象出现在画中卷首;亦或是身着男装的太平公主,在父母面前作小女儿状。这么多人的巾帼风度,才组成了这独特的盛唐气韵。

参考文献

《唐代女着男装现象研究》

《女儿爱做男装样》

《浅析唐代女着男装的独特现象》

《唐代女着男装现象与现代服装中性化之我见》

《唐代女着男装现象透析》

《唐代服妖研究》

本文作者:生猛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927198751404903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虢国夫人   太平公主   唐朝   男装   杨贵妃   服装   胡风   武则天   唐玄宗   均田制   李渊   时尚   新唐书   经济   李仙蕙   体育   杨素   政治   道教   张萱   文化   佛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